顾亭林诗文集 明清 顾炎武
顧亭林詩文集 (明清)顧炎武 著
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950484-83312.html
●目錄
出版說明
編例
亭林文集
卷一
北嶽辨
革除辨
原姓
郡縣論一
郡縣論二
郡縣論三
郡縣論四
郡縣論五
郡縣論六
郡縣論七
郡縣論八
郡縣論九
錢糧論上
錢糧論下
生員論上
生員論中
生員論下
卷二
音學五書序
音學五書後序
初刻日知錄自序
左傳杜解補正序
營平二州史事序
金石文字記序
鈔書自序
西安府儒學碑目序
儀禮鄭注句讀序
廣宋遺民錄序
朱子斗詩序
程正夫詩序
萊州任氏族譜序
呂氏千字文序
勞山圖志序
卷三
與友人論學書
與友人論易書一
與友人論易書二
與友人論父在為母齊衰期書
與友人論服制書
與友人論門人書
與友人辭祝書
病起與薊門當事書
與李湘北書
答湯荊峴書
附 復湯荊峴書
與葉訒菴書
與史館諸君書
與公肅甥書之一
與公肅甥書之二
答原一公肅兩甥書
與彥和甥書
與施愚山書
答汪苕文書
答俞右吉書
與戴楓仲書
與李星來書
答李紫瀾書
答曾庭聞書
復陳藹公書
卷四
答李子德書之一
答子德書之二
答子德書之三
與潘次耕書
答次耕書
與次耕書之一
與次耕書之二
與李中孚書之一
與李中孚書之二
答王山史書
與王山史書
與王仲復書
復張又南書
與三姪書
與李霖瞻書
與王虹友書
與周籀書書
與人書一
與人書二
與人書三
與人書四
與人書五
與人書六
與人書七
與人書八
與人書九
與人書十
與人書十一
與人書十二
與人書十三
與人書十四
與人書十五
與人書十六
與人書十七
與人書十八
與人書十九
與人書二十
與人書二十一
與人書二十二
與人書二十三
與人書二十四
與人書二十五
卷五
聖慈天慶宮記
裴村記
齊四王冢記
五臺山記
拽梯郎君祠記
復菴記
貞烈堂記
楊氏祠堂記
華陰王氏宗祠記
書孔廟兩廡位次考後
書廣韻後
讀宋史陳遘
汝州知州錢君行狀
吳同初行狀
書吳潘二子事
歙王君墓誌銘
山陽王君墓誌銘
富平李君墓誌銘
謁欑宮文一
謁欑宮文二
謁欑宮文三
謁欑宮文四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梁文
卷六補遺
軍制論
形勢論
田功論
錢法論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
顧與治詩序
方月斯詩草序
天下郡國利病書序
肇域志序
下學指南序
吳才老韻補正序
書故總督兵部尚書孫公清屯疏後
廣師
與盧某書
答友人論學書
與友人辭往教書
規友人納妾書
答徐甥公肅書
與楊雪臣
與戴耘野
與潘次耕
答毛錦銜
與毛錦銜
亭林餘集
亭林先生餘集序
附 亭林先生餘集序
廟號議
廟諱御名議
書太虛山人象象譚後
三朝紀事闕文序
中憲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誌銘
文林郎貴州道監察御史王君墓誌銘
常熟陳君墓誌銘
從叔父穆菴府君行狀
先妣王碩人行狀
與潘次耕札之一
與潘次耕札之二
與潘次耕札之三
與潘次耕札之四
與潘次耕札之五
與任鈞衡
與陸桴亭札
蔣山傭殘稿
關於顧炎武的蔣山傭殘稿 華忱之
卷一
答門人毛景岩
答張稷若書
與館中諸公書
與朱長源
答人書
與李子德
與公肅甥一
與公肅甥二
又與公肅甥書
與李霖瞻
又與李霖瞻
與李星來
又與李星來
與魏某一
與魏某二
與魏某三
與李中孚
答陳亮工
與王山史
與戴楓仲
與姪公成
與
答王山史之一
答王山史之二
答王山史之三
答湯荊峴
與關中友人書
與友人書
答原一甥
答公肅甥
與弟大雲
病起與薊門當事書
答遲屏萬
與熊耐荼之一
與熊耐荼之二
答再從兄書
答俞右吉
卷二
與次耕書
答李紫瀾
答汪苕文
記與孝感熊先生語
答王茂衍
答周籀書
與施愚山
與彥和甥
答曾庭聞書
與陳介眉
與王山史
與李湘北學士書
與梁大司農書
復張廷尉書
與同邑葉訒菴書
答李子德
與李紫瀾
與王虹友
與蘇易公
與郭九芝辭祝
與
答汪苕文
與徐某
答徐某
與葉嵋初
與人書一
與人書二
與人書三
與原一甥
與人書
上國馨叔
答葉嵋初
答人書
卷三
與湯聖弘
復陳藹公
與蘇易公
答潘次耕
復遲明府書
復周制府書
祝張廷尉書
與施愚山
與潘次耕
與李子德
與次耕
與陳介眉
復湯荊峴書
留書與山史
與潘次耕札
答李子德之一
答李子德之二
與李中孚書
答劉太室
與原一公肅兩甥
與三姪
與原一公肅兩甥
與李子德
與王山史之一
與王山史之二
與王山史之三
答
與李子德
亭林佚文輯補
書楊彝萬壽祺等為顧寧人徵天下書籍啟後
蔣山傭都督吳公死事略
與歸莊手札一
與歸莊手札二
與歸莊手札三
與歸莊手札四
與歸莊手札五
與歸莊手札六
與歸莊手札七
與顏修來手札一
與顏修來手札二
與顏修來手札三
與顏修來手札四
與顏修來手札五
與顏修來手札六
與顏修來手札七
與顏修來手札八
與顏修來手札九
與顏修來手札十
與顏修來手札十一
與顏修來手札十二
與顏修來手札十三
與顏修來手札十四
與顏修來手札十五
與人札一
與人札二
與人書一
與人書二
與人書三
與人書四
與人書五
與人書六
與人書七
與人書八
與人書九
與人書十
與李良年(武曾)書
又答李武曾書
與潘次耕手札
與人札
與黃太沖書
與王夕撰六札 其一
與王夕撰六札 其二
與王夕撰六札 其三
與王夕撰六札 其四
與王夕撰六札 其五
與王夕撰六札 其六
與李中孚手札一
與李中孚手札二
與李中孚手札三
與李中孚手札四
覆智栗書
與人札
送韻譜帖子
書西嶽華山廟碑後
馮少墟先生像贊
寄王仲復先生書
亭林詩集
卷一
大行哀詩
千官
感事
京口即事
京闕篇
金陵雜詩
千里
秋山
表哀詩
聞詔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藳葬
上吳侍郎暘
延平使至
海上
不去
賦得老鶴萬里心用心字
贈顧推官咸正
大漢行
義士行
秦皇行
墟里
塞下曲
海上行
哭楊主事
推官二子執後欲為之經營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
淄川行
哭顧推官
哭陳太僕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於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
墓後結廬三楹作
精衛
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
賦得越鳥巢南枝用枝字
賦得江介多悲風用風字
擬唐人五言八韻
申包胥乞師
高漸離擊筑
班定遠投筆
諸葛丞相渡瀘
祖豫州聞雞
陶彭澤歸里
常熟縣耿侯橘水利書
偶來
浯溪碑歌
寄薛開封寀君與楊主事同隱鄧尉山併被獲或曰僧也免之遂歸常州
將遠行作
京口
元日
石射堋山
春半
懷人
賦得秋鷹
八尺
歲九月虜令伐我墓柏二株
桃花溪歌贈陳處士梅
瞿公子玄錥將往桂林不得達而歸贈之以詩
卷二
金壇縣南五里顧龍山上有高皇帝御題詞一闋
贈于副將元剴
重至京口
榜人曲
流轉
秀州
恭謁孝陵
拜先曾王考木主於朝天宮後祠中
淮東
贈人
同族兄存愉拜黃門公墓
贈路舍人澤溥
清江浦
丈夫
王家營
傳聞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曆
再謁孝陵
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
贈朱監紀四輔
監紀示遊粵詩
贈鄔處士繼思
昔有
送歸高士之淮上
贈劉教諭永錫
孝陵圖
十廟
金山
僑居神烈山下
古隱士
真州
太平
蟂磯
江上
久留燕子磯院中有感而作
范文正公祠
錢生肅潤之父出示所輯方書
元旦陵下作
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
贈路光祿太平
酬王生仍
永夜
酬陳生芳績
贈路舍人
贈錢行人邦寅
松江別張處士愨王處士煒暨諸友人
贈潘節士檉章
閏五月十日恭詣孝陵
王處士自松江來拜陵畢遂往蕪湖
桃葉歌
黃侍中祠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
攝山
賈倉部必選說易
出郭
旅中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送張山人應鼎還江陰
陳生芳績兩尊人先後即世適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詞旨哀惻依韻奉和
卷三
元日
萊州
安平君祠
不其山
勞山歌
張饒州允掄山中彈琴
淮北大雨
濟南
賦得秋柳
酬徐處士元善
登岱
謁夫子廟
七十二弟子
謁周公廟
謁孟子廟
鄒平張公子萬斛園上小集各賦一物得桔槔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寘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徵詩紀之
前詩意有未盡再賦四章
濟南
自笑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
酬歸祚明戴笠王仍潘檉章四子韭溪草堂聯句見懷二十韻
濰縣
衡王府
督亢
京師作
薊州
玉田道中
永平
謁夷齊廟
寄弟紓及友人江南
山海關
望夫石
昌黎
三屯營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
王太監墓
劉諫議祠
居庸關
重登靈巖
秋雨
與江南諸子別
江上
天津
舊滄洲
再謁天壽山陵
送王文學麗正歸新安
答徐甥乾學
白下
重謁孝陵
贈林處士古度
羌胡引
贈黃職方師正
元日
杭州
禹陵
宋六陵
顏神山中見橘
三月十九日有事於欑宮時聞緬國之報
古北口
五十初度時在昌平
北嶽廟
井陘
一雁
堯廟
卷四
元旦
霍山
書女媧廟
晉王府
贈傅處士山
又酬傅處士次韻
陸貢士來復
詠史
李克用墓
五臺山
酬李處士因篤
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酬史庶常可程
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
寄潘節士之弟耒
王官谷
蒲州西門外鐵牛
潼關
華山
驪山行
長安
乾陵
樓觀
將去關中別中尉存杠於慈恩寺塔下
后土祠
龍門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孟秋朔旦有事於欑宮
贈孫徵君奇逢
酬程工部先貞
寄劉處士大來
朱處士彝尊過余於太原東郊贈之
屈山人大均自關中至
重過代州贈李處士因篤在陳君上年署中
偶題
出雁門關屈趙二生相送至此有賦
應州
重至大同
得伯常中尉書卻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門人
淮上別王生略
贈蕭文學企昭
曲周拜路文貞公祠
德州過程工部
過蘇祿國王墓
赴東六首
子德李子聞余在難特走燕中告急諸友人復馳至濟南省視於其行也作詩贈之
贈同繫閻君明鋒先出
為黃氏作
樓桑廟
三月十二日有事於欑宮同李處士因篤
贈李貢士嘉時年八十
邯鄲
邢州
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行賦寄
亡友潘節士之弟耒遠來受學兼有投詩答之
述古
德州講易畢奉柬諸君
輓殷公子岳
寄張文學弨時淮上有築隄之役
雙雁
夏日
秋風行
靜樂
太原寄王高士錫闡
盂縣北有藏山云是程嬰公孫杵臼藏趙孤處
讀李處士顒襄城紀事有贈
寄楊高士瑀
齊祭器行
題李先生矩亭
瓠
土門旅宿
燕中贈錢編修秉鐙
先妣忌日
哭程工部
有歎
哭歸高士
卷五
廣昌道中
寄問傅處士土堂山中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
詠史
路光祿書來敘江東同好諸友一時徂謝感歎成篇
過矩亭拜李先生墓下
潘生次耕南歸寄示
子房
刈禾長白山下
歲暮
兄子洪善北來言及近年吳中有開淞江之役書此示之
閏五月十日
過張貢士爾岐
送程工部葬
路舍人客居太湖東山三十年寄此代柬
漢三君詩
高祖
光武
昭烈
楚僧元瑛談湖南三十年來事作四絕句
賦得簷下雀
薊門送子德歸關中
李生符自南中歸檇李三年矣追惟壯遊兼示舊作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
贈獻陵司香貫太監宗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時有聲自寶城出至裬恩殿食頃止人皆異之
過郭林宗墓
介休
靈石縣東北三十五里神林晉介之推祠
霍北道中懷關西諸君
河上作
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
過李子德
皁帽
采芝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
春雨
寄同時二三處士被薦者
井中心史歌
夏日
梓潼篇贈李中孚
和王山史寄來燕中對菊詩
關中雜詩
過朝邑王處士建常
寄子嚴
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
次耕書來言時貴有求觀余所著書者答示
雲臺觀尋希夷先生遺跡
硤石驛東二十里有西鵶路繇趙保白楊樹二百五十里至臨汝以譏察之嚴築垣封閉過此有題
雒陽
三月十九日行次嵩山會善寺
少林寺
嵩山
測景臺
卓太傅祠
梁園
海上
五嶽
贈張力臣
子德自燕中西歸省我于汾州天寧寺
寄次耕
歲暮西還時李生雲霑方讀鹽鐵論
送康文學乃心歸郃陽
友人來坐中口占二絕
送李生南歸寄戴笠王錫闡二高士
酬族子湄
朱處士鶴齡寄尚書埤傳
哭李侍御灌谿先生模
華下有懷顧推官
華陰古蹟二首
平舒道
回谿
悼亡
冬至寓汾州之陽城里中尉敏■〈氵乎〉家祭畢而飲有作
寄題貞孝墓後四柿
贈衛處士蒿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
贈毛錦銜
亭林集外詩補
和若士兄賦孔昭元奉諸子遊黃歇山大風雨之作
古俠士歌
哭張蒿庵先生
圍城
熹廟諒陰記事
●出版說明
顧炎武,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他出生在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十四歲時,與同邑友人歸莊參加當時東南一帶進步的知識分子組織-復社。他十幾歲時,就開始閱讀當時的邸報。二十七歲秋試被黜,他「退而讀書」,輯錄古代史書中關地理沿革的記載,並參考各地郡縣制書以及章奏文冊之類的材料,結合他那時代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開始寫作肇域志和天下郡國利病書。這兩部書,前者著重於記述地理形勢和山川要塞,後者詳細地紀錄了各地疆域、形勝、水利、兵防、物產、賦稅等資料。他自己說:「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天下郡國利病書序,文集卷六)可見他的學術活動一開始,就與社會政治和愛國思想密切聯繫的。
一六四五年五月,清兵渡長江,顧炎武在蘇州參加了抗清戰爭。戰爭失敗後。他的友人大多犧牲,他自己也幾及於難。他的嗣母王氏是一位有民族節操的女子,崑山城破以後,她絕食自殺,留給兒子的遺訓是「誤為異國臣子」。顧炎武深切的體驗到民族壓迫的慘痛。這時他寫下了像秋山、千里等充溢著愛國的熱情壯烈的詩篇。
他的愛國活動受到當地漢奸地主、土豪劣紳的迫害。為了避免迫害,同時也為了更廣泛地結納各地的抗清志士,觀察中原一代的地理形勢,以謀求恢復明朝的根據地,進行深入、隱蔽的反清鬥爭,他遂於一六五六年隻身北上,來往於山東、河北、山西、陜西一帶。
顧炎武奔走南北,擴大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生活經驗,而他的學術研究也更與現實密切結合。全祖望在庭林先生神道表中曾說:「凡先生之遊,以兩馬兩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訪肆中發書而對勘之。」他的昌平山水記、營平二州史事以及日知錄等書,大多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成的。
他在北方結識了像王弘撰、傅山、李顒等愛國學者,並數次在謁昌平的明十三陵和南京的明孝陵。他的活動受到清朝統治的注意。康熙七年(一六六八)二月,他曾因山東姜元衡的告訐入獄,後因李因篤、朱彝尊等人的盡力營救,才得釋放。清朝統治者又逼迫他修明史,他毅然拒絕,曾和朋友表示,如果真的強他出仕,就準備「以身詢之」(與葉訒菴書,文集卷三)。他在詩中不止一次說到:「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猶著花。」「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他抗清意志,至老未衰。
顧炎武本名絳。清兵破南京,他志存恢復明室,更名炎武,字寧人;又因避仇人陷害,也用蔣山傭的名子。世人也尊稱他為亭林先生。
顧炎武是我國十七世紀的一位傑出的愛國活動家和具有進步主義的啟蒙學者。十七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內部,已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那時出現了一些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哲學家。顧炎武雖然沒有像與他同時的王夫之那樣有較深刻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他的世界觀是緊緊順著唯物主義的方向的,而且在認識論上有很多唯物主義的好解釋。他反對宋明以來讀書人高談「性」「命」之學,著重攻擊了那種脫離實際的「用心於內」的主觀唯心論,這正是當時唯物主義思想家反對中世紀玄學門爭的一部分。他說:「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我弗敢知也。」(與友人論學書,文集卷三)他嚴正地指出這種「游談無根」的「理學」使得廣大知識份子遠離實際生活,漠視民間疾苦,漠視國家和人民遭受的嚴重災難,這正是唯物主義戰鬥精神的光輝和表現。
顧炎武的方法論也是他思想中的精粹部份。他的方法論主要特點,即是注重實際調查和確切的憑據,主張辨別源流和審核名實,做學問貴於有獨創之見,反對因襲和依磅傍,重存疑,不盲從,反對死鑽書本,而注意於「致用」和「當世之務」。如他輯營平二州史事,說宋朝所以屢敗於金,就是因為不講究邊防形勢(見營平二州史書序,文集卷二)。而他所提出的「夫史書之作,鑒往所以訓今」(答徐甥公肅書,文集卷六))這一點,現在對我們還是有所啟發的。
顧炎武非常稱道那充沛著民主主義思想的民夷待訪錄。黃宗羲在這部書中多方面地批評了封建制度,著重攻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弊害,把封建君主說成「天下之大害者」。顧炎武在郡縣論中也說:「古之聖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國;今之君人者,盡四海之內為我郡縣猶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他的民主思想又表現在他對於當時一些經濟政策的抨擊上。他的錢糧論作於清初。清出陜西關中一帶的田賦,是向農民徵收銀錢的。顧炎武並非不主張用銀,但他認為應當照顧各地的具體情況。關中交通不便,本來就缺乏銀錢,銀少錢貴,農民必須以低賤的價格把糧食賣掉,換取銀子,再向官府繳納。這就勢必造成榖賤銀貴的現象,農民受到官商的雙重剝削。錢糧論中說:「今來關中,自鄠以西至於岐下,則歲甚登,榖甚多,而民且相率賣其妻子。至徵糧之日,則村民畢出,謂之人市。」他在這篇文章中,從歷朝經濟政策得失的考證,論列了明清兩代田賦制度的不合理狀況。
他反對科舉制度,他認為八股取士並不能選拔出真正有用的行政人才,相反的,當時卻產生了一大批生員。據顧炎武統計,那時全國生員的數目,不下五十萬人。他們屬於寄生的階層,平日勾結官府,武斷鄉曲,給人民帶來很大危害。他認為應當廢除生員制。這當然是不可能實現的空想,因為封建官僚的大部分,正是通過科舉考試而從生員中選拔出來的。但是儘管如此,他對於把八股科舉所造成的種種弊害的攻擊,卻是進步的。
當時的一些啟蒙學者,他們雖然憧憬未來,但對歷史的遠景懷著信念和幻想,但由於明清之際資本主義萌芽上很幼弱,封建勢力仍很強大,在這些學者的理論中還不能擺脫舊時的傳統思想的束縛。如如顧炎武本人反對八股,重視「流品」,主張恢復古代的所謂「清議」,以辟召代替生員制,殊不知這實際上還是對鄉紳有利。作為啟蒙者的顧炎武,當然也和其他啟蒙者一樣,他們雖然同情農民,卻並不同情農民起義。這也是當時一般啟蒙思想家的歷史局限和階級局限。
明清之際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是帶著批判的精神出現在歷史舞台的。他們用理論探討的方式,批判地總結了前代的政治、學術思想,攻擊了為封建專制主義服務的正宗思想和占統治地位的唯心主義。顧炎武有關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等的著作,即是依據實際的考證來倡導「當世之務」。清代乾嘉以後的學者,他們逃避政治,遠離社會現實,看不到顧炎武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而僅僅發展他考據的一面,推他為清代漢學的「開山祖師」,卻不是他學問成就的主要之點。
顧炎武的詩歌表現了他愛國思想和堅持民族氣節的崇高品格。他的京口即事、秋山、精衛等詩,熱烈歌頌了廣大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英勇鬥爭,充滿著樂觀的英雄氣慨。在明末清初的詩壇上,他與陳子龍、夏元淳、屈大均等都是著名的愛國作家。
在文學批評方面,他極力主張文學要有內容,他推崇白居易和元九書所說「文章要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以為是「知立言之旨者」(日之錄卷二十一「作詩之旨」條)。他認為文學是發展的,後人不應一味摹倣古人。他批評一位朋友的詩說:「君詩之病在於有杜,君文之病在於有韓、歐。有此蹊徑於胸中,便終身不脫依傍二字,斷不能登峰造極。」(與人書十七,文集卷四)這些文學主張,都是有進步意義的。
顧炎武的詩文集,都是他死後由吴江潘丰編刻的。在清朝統治者的嚴厲壓迫下,潘氏編刻他的作品,顧忌很多,自不得不有所竄改和刪削。此書文集部分我們請華忱之先生作了整理,除就刻本標點校勘外,又增進了蔣山傭殘稿及佚文輯補。詩集部分,是編輯部同人整理的,添加了根據傳鈔原稿本及從別處輯得的一些佚詩,也請華忱之先生審訂了一遍。這可說是現存亭林詩文集中較為完備的一種,特印行以供讀者。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例
(一)亭林文集係用四部叢刊影印潘丰刻本為底本,遇有字句脫誤之處,以潘刻初印本及蔣山傭殘稿參校補正。原避清諱的「胤」「弘」「曆」等字,據初印本回改,不出校。
(二)亭林餘集係用蒯光典重刻本為底本,而以傅增湘手校鈔本略校異同。
(三)編印在蔣山傭殘稿各文,凡遇有一文兩見於亭林文集及原本殘稿中的,按照下列情況分別處理:一、文字完全相同的,殘稿不録原文,祇列目録;二、文字略有異同的,取殘稿與文集互校,並加校語文於文集當篇之末(遇有字句異同之處,無關大旨者,一概不再另加校語)仍於殘稿中列目;三、文字異同甚大的,以殘稿全文移排在文集之後,兩篇前後並列,以供讀者參閱,並仍於殘稿中列目。原附熹廟諒陰記事改附全書之後。
(四)凡亭林文集、餘集及殘稿所未收入之文,就所見及的,輯為亭林佚文集補,附列書後。輯補中部分書札,又據上海圖書館藏亭林書牘手蹟互勘,作了文字上的校定。
(五)亭林詩文集用康熙原刻初印本為底本,並用傳録潘丰手鈔原文詩稿相校,把勘刻時竄改的作成校記附在詩後,刪去的依原次序補入。此外,我們又參考了朱記榮刻亭林軼詩、蘭陵荀羕的亭林詩集校文(見古學彙刻第九編),以及孫毓修依據鈔本蔣山傭詩集所作校補(見四部叢刊本末後)添補了幾條校記和一首佚詩,並把余嘉顧詩箋注的集外詩補等録附最後。